腦血管病(或稱「中風」)是香港第四號殺手。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顯示,二零零九年就有約三千四百人死於中風,因中風而入院的人數達二萬七千人,而近年數字顯示患中風人士的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。中風是嚴重疾病,多達四成中風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語言或吞咽困難,少數嚴重中風的病人甚至昏迷不醒,而半數以上中風患者不能回到工作崗位。
中風的成因是甚麼?
中風是由於腦血管閉塞或爆裂,腦部神經細胞因不能得到充分的養料和氧氣而壞死,進而令該部份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機能受損害。根據不同成因,中風主要分為兩大類:
缺血性中風:
|
因腦血管栓塞引致,較為常見,超過七成的中風屬此類。腦血管的粥樣硬化,令腦部動脈內形成血栓;或者是在心或頸大動脈所形成的栓子,游離到腦血管,阻塞血流。心臟其他疾病如心律不齊、心瓣問題及冠心病均可導致中風。 |
出血性中風: |
因腦內血管爆裂出血引致,大多與長期高血壓有關;亦有可能是腦組織表面的血管爆裂,這則與先天性腦血管病變有關,血流入蜘蛛網膜下腔(腦組織與頭骨間位置),壓迫腦組織,且出血後血管收縮,令血流進一步減少。 |
中風有甚麼徵狀?
中風可以突然發生,或預先出現以下徵狀如:
1. 身體、四肢或半邊臉突然出現短暫的麻痺或軟弱無力 |
2. 言語不清、說話表達出現困難、或不明白別人的說話 |
3. 視力突然模糊、或短暫失去視力 |
4. 無故失禁、暈眩、站立不穩或跌倒 |
5. 身體平衡及手腳協調出現困難 |
小中風的徵狀與中風一樣,但只持續數分鐘便消失,亦無遺留永久殘障,病人可出現一次或數次的小中風,但這可能意味著真正中風的來臨。無論如何,有任何中風徵狀的人士應盡快求醫,以減低中風的後遺症。
中風的高危因素
請瀏覽自我小測試中的「中風高危因素」去了解更多。
|